基礎牢筑 大廈永固
■卜昌森
日前,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強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加強應急管理基層基礎建設、夯實基層應急管理體系、提升基層應急管理治理能力作出全面部署。
應急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是關系國家安全穩(wěn)定的“國之大者”。能不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不能有效管理和處置危機、能不能維護正常社會秩序、能不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既體現(xiàn)我黨執(zhí)政能力的強弱,又決定著國家大廈是否牢固?!兑庖姟访闇始訌娀鶎討惫芾眢w系和能力建設,把工作重心放在抓基層、打基礎上,通過不斷夯實基層基礎,突出加強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提高基層防控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這是培根筑基之舉,正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牢筑,大廈永固。
抓基層,重點在機構、人員、資金要到位。隨著機構改革的不斷推進,基層應急管理部門承擔的職能越來越多,但許多地方在人員編制、資金安排上較之以往的安全監(jiān)管部門變化不大,許多人員都是臨時聘用的;鄉(xiāng)鎮(zhèn)安監(jiān)站在機構改革中重新整合,歸入綜合行政執(zhí)法大隊后實際作用被削弱;社區(qū)沒有專職負責應急的干部和應急隊伍,基層治理沒有保障和活力?!兑庖姟诽岢觯瑢崿F(xiàn)縣級應急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隊合一”、建設不少于50人的綜合應急救援隊伍,鄉(xiāng)鎮(zhèn)(街道)建設不少于20人的綜合應急救援隊伍,行政村(社區(qū))設立安全勸導站,重點地區(qū)的行政村(社區(qū))要組建村級兼職應急救援隊伍。這樣的規(guī)定讓基層應急力量兵強馬壯、心無旁騖,為搞好應急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打基礎,關鍵在目標、任務、措施要到位。隨著應急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理順新形勢下各級黨委、政府和整合各類救援資源和力量后的應急管理部門的責任,以及應急管理屬地與行業(yè)的權責,一直是改革的焦點、難點。《意見》提出,實行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參與的應急管理工作體制,黨政主要負責人為轄區(qū)應急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班子其他成員對分管范圍內的應急管理工作負領導責任。充分發(fā)揮應急管理部門綜合優(yōu)勢和各行業(yè)部門專業(yè)優(yōu)勢,建立健全“防”和“救”有效銜接的責任鏈條。明確縣(市、區(qū))、縣職能部門、鄉(xiāng)鎮(zhèn)(街道)應急管理部門、安全勸導站的治理職責,推動形成聯(lián)防聯(lián)控、群防群治、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網(wǎng)格化治理格局。《意見》立足“全災種、大應急”搶險救援實戰(zhàn)需要,重點圍繞健全完善基層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應急管理責任體系、應急管理防控體系、應急救援體系、應急管理保障體系,進行了統(tǒng)籌規(guī)劃部署,從今年開始三年內年年有任務、目標剛性強。河南省加強對縣、鄉(xiāng)級黨委和政府應急管理專項考核,把考核結果作為評價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干部的重要依據(jù)。方向路徑清晰、目標任務已明,相信只要持續(xù)推動責任與措施落實到位,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就一定會得到切實推進和加強。
搞好應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人,成敗在于練好基本功。應急管理工作以人為本,人人都是獲得者,人人都是參與者,只有充分發(fā)揮人的主體作用,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人人參與支持,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才能真正落到實處?!兑庖姟穼h政領導干部的基本功提出了要求,如要定期組織開展綜合應急演練、事故災難和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對安全風險巡查管控情況進行督導檢查。要求風險點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對較大以上風險點實施定期巡查,強調要完善社會共治機制,動員人民群眾關心支持應急管理工作,增強應急預防意識、責任意識,積極參與國家安全發(fā)展示范城市和綜合減災(安全)示范社區(qū)創(chuàng)建,共享共治、同心協(xié)力,筑牢安全生產(chǎn)、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人民防線。偉大的應急實踐需要高超的應急能力作為保障,無論是“關鍵少數(shù)”還是“絕大多數(shù)”,人人必須苦練基本功,提高履職動能、應急技能、治理效能,這是構建“全災種”“大應急”“大安全”格局的時代要求,也是直面嚴峻復雜安全形勢和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必然選擇。
(作者單位:應急管理大學(籌)、華北科技學院)